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十一五”萧山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效显著

日期:2011-05-19 15:02:18 查看:2325

“十一五”时期,萧山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以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条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由35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围绕《萧山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确立的“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认真部署。五年来,科普专项经费逐年递增,2010年,达到203万元,人均科普经费达到1.68元。并将《纲要》实施工作纳入镇街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每年进行考核。二是大合唱格局基本形成。《纲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形成了大联合、大协作的基本格局。农民素质培训形成品牌,五年累计培训农民21.7 万人次,农业、科技、文化、卫生等系统结合农民需求,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成果丰硕,五年来,共有2.5万以上人次的学生参与区级以上的科技活动,获得全国奖项575项、省级奖项3000项和市级奖项500项,全区有2/3以上的学校成为科技传统项目学校;城镇劳动者职业技能不断提升,形成了以“网络系统立体化,培训系统多元化,推进模式多样化,创新机制科研化”为特征的城市化进程中城镇社区教育模式;通过举办科技报告会、干部素质培训班、设立湘湖大讲堂和“湘湖论坛”等途径,加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知识教育培训力度。三是“三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建设,发展壮大了一批中小学科技训练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并在杭州地区首创科普示范幼儿园,潘水南苑幼儿园和区实验幼儿园为区科普示范幼儿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五年来,共创建省级科普示范镇(街道)3个、科普示范社区3个,市级科普文明示范镇(街道)3个、科普文明示范村(社区)36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个,区级科普文明社区、村76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1个,成为引领基层落实《纲要》的有力抓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工程建设,萧山电视台的《萧山教育》,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科普天地》、《农村大世界》、《金色大地》和每周一期的《农技专家空中课堂》,萧山日报的《健康专栏》、萧山网《科普之窗》等常设性栏目开展经常性的科普宣传,形成了科技传播品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科普惠农兴村“三个一”工程建设,在全区行政村和社区建设标准科普画廊473座,总长度达2900多米;建设村级科普活动站349个;明确村级科普宣传员485人。

(萧山区科协)